2014
中国的青年艺术家的机会很多,每逢毕业季,各种青年艺术的展览、博览会、政府或者企业的各种扶持项目和奖项纷至沓来,画廊也越来越多地关注青年艺术家,甚至拍卖行也早就开始做青年艺术家的专场。然而,过分热闹的青年艺术市场和相关教育环节的缺失,使大多数青年艺术家在面对市场时往往比较迷茫,不知所措,他们能否把握住分寸,抵挡住欲望和名利场的诱惑,安心创作,还需要正确的引导。
“对于水墨艺术家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激活古老的审美传统并将之释放到当今的情感生活和现实命题之中,而不是蜷缩在程式化的笔墨趣味里,丧失回应年代的能力。”策展人朱朱曾说。一个积极的例子是探索抽象水墨的艺术家张朝晖。
《艺术商业》八月刊对红门画廊的创始人及总监布朗(Brian Wallace)先生进行了专访,关于“从西方战后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全球一体化”。
撰文|茶一峰
澳大利亚人布朗-华莱士来到中国到今年已满30年,他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中国最早的画廊红门画廊的创始人,长期经营当代艺术。然而对布朗可能大多数人还不了解的是,他其实也是一位当代艺术收藏家,至今为止,他已经收藏了几百件大大小小的当代艺术作品,种类遍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类型。
确切地说,北京的第一个外资画廊是由澳大利亚人布莱恩·华莱士(Brian Wallace)创办的。他早在1984年就来到了中国,先学习汉语,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艺术史。1991年,他创办的红门画廊落户明代东便门的角楼中。那时,当代艺术在中国还属于萌芽状态,各种“艺术区”也尚未出现。
2014年8月,我们在北京走访了三位分别来自法国、澳大利亚和意 大利的外国藏家和一位外籍画廊主,他们有着不同年龄、不同背 景、不同品位;唯一相似点是都坚持收藏了10年以上的中国当代艺 术,有着自己的收藏体系与见解,也怀有共通的中国文化情怀。